要我说,安杰这辈子最“招事儿”的俩标签,一个是长得太扎眼,一个是出身不“根正苗红”——单占一样都够她受的,偏偏俩全占了。长得漂亮本就容易被人背后嚼舌根,再加上“资本家小姐”这个身份,走到哪儿都像带着个“靶子”,在单位里从来没舒坦过。
就拿当年炮校搞联谊舞会来说,一开始压根没把她算进去,明着说“出身不好,不够资格”。后来实在凑不够单身女同志了,才想起把她拉来当“替补”。安杰坐着三轮车到炮校门口,怕同事说她“娇气”,慌慌张张往下跳,结果脚直接崴了。身边那些同事,别说伸手扶一把、说句安慰话了,反倒皱着眉嫌她“事儿多”。你说这委屈不委屈?长得好看、出身特殊,连摔了一跤都成了自己的错,换谁心里能好受?
展开剩余79%崴脚牵出缘分,杨书记成了“意外月老”脚崴了的安杰一瘸一拐挪进舞会,没成想直接被江德福盯上了。虽说一开始就江德福一个人“热乎”,但架不住他“上面有人”——杨书记是安杰单位的一把手,平时跟安杰就跟陌生人似的,连句话都少说,可就因为江德福看上安杰了,杨书记居然主动出面,帮着撮合这门亲事。
这可把安杰吓得不轻,只能小心翼翼照着杨书记的安排去相亲。你说她为啥这么怕杨书记?安杰心里门儿清:杨书记手里攥着她的工作和前途呢,真要是想给她穿小鞋,让她在单位待不下去,那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儿?在那个年代,领导对下属的态度,直接决定了下属日子好过不好过,安杰哪儿敢不听话?
杨书记的护着:不只是保媒,更是帮她扛过“大坎儿”杨书记对安杰的好,可不光是牵个线、搭个桥那么简单,更像是给她撑了一把“保护伞”,每次安杰出事儿,都是杨书记站出来帮她扛过去。
第一次帮大忙,是安杰跟小姑子江德华闹矛盾。江德华知道哥哥为了娶安杰,连晋升的机会都耽误了,心里的火一下子就上来了,跟安杰吵得鸡飞狗跳,家里就没安生过。是杨书记主动找安杰聊天,一边劝她“婆媳姑嫂在一块儿,哪有不拌嘴的?别往心里去”,一边又去帮着调解俩人的矛盾,这才把这场风波压下去。而且自打安杰嫁给江德福,有了杨书记这层“关系”,她在单位腰杆都硬了不少——以前总怕别人拿“出身”说事儿,走路都不敢抬头,后来再也没人敢随便欺负她、给她使绊子了。
更关键的一次,是安杰差点被打成“右派”。安杰这人就是心直口快,不懂那些人情世故,好听的话不会说,得罪人的话倒是没少讲。有一回她随口吐槽了一句“党的干部都是大老粗”,这话被人听到后,立马就有人想给她扣上“右派”的帽子。这要是真扣上了,安杰这辈子就毁了!关键时刻,又是杨书记站出来替她说话:“人家男人在前线守着海防,保家卫国,我们倒在这儿把他老婆打成反动派,这才是真的反动!搁在战争年代,这叫动摇军心,是要杀头的!”就这一句话,硬是把安杰从“火坑”里拉了出来。你想想,安杰在单位人缘本就一般,真没人会主动替她出头,要是没有杨书记,她哪能有后来的安稳日子?
后来安杰和江德福退休了,回青岛重游炮校、看老校长的时候,还跟杨书记有段特有意思的对话。杨书记问她:“小安啊,今年多大了?”安杰笑着说:“都快五十了,哪还是小安呀!”杨书记逗她:“你就算八十了,在我跟前也是小安,还敢跟我叫‘老安’?”安杰赶紧摆手:“不敢不敢!”杨书记又追问:“你到底怕我啥呀?”安杰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:“怕你对我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呗!”
这话听着逗乐,可细想全是感动——杨书记跟安杰非亲非故,却默默护了她们夫妻俩一辈子。别说喝安杰家一口水、吃一粒米了,反倒是丛校长两口子常请江德福吃饭喝酒,杨书记还特意给安杰送过东北老家的粉条,全是不图啥回报的真心。现在这样的人可太少了,不图名不图利,就凭着一份心意帮衬,太难得了。
杨书记为啥对安杰这么上心?说到底是“爱屋及乌”其实按常理说,安杰本该是杨书记“看不上”的那种人——在单位没几个人喜欢她,出身又敏感。可杨书记之所以这么费心帮她,核心还是因为江德福。
江德福是丛校长的得力手下,俩人好得跟亲兄弟似的,丛校长拿江德福当自家兄弟看,常喊他来家里喝酒,还给他改善伙食。杨书记看丛校长这么看重江德福,自然也把江德福当自家弟弟对待。爱屋及乌,连带着江德福的媳妇安杰,也成了杨书记要护着的人。不然以丛校长和杨书记的地位,犯不着对一个普通职工这么上心,更不会一次次为了她“破例”。
说到底,杨书记就是安杰这辈子的“贵人”。没有杨书记,安杰可能跟江德福走不到一块儿,可能早就被单位里的风风雨雨打垮了,更不会有后来安稳幸福的日子。在那个特别讲究“出身”、人情又复杂的年代,这种不图回报、真心实意的帮衬,比金子还值钱——不是所有“贵人”都得轰轰烈烈帮你办大事,像杨书记这样,在你最需要的时候默默站出来,帮你挡掉麻烦、护你周全,才是最难得的温暖,也是最让人记一辈子的情分。
发布于:山西省配先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